有一次跟一位同胞说起

这些的时候人家说我太

敏感了,没必要想这么多,

口气多少有点儿不懈。经历

了这种心理历程之后,把这些

想法写出来,对我是一种很好的释放

和又一次自我意识的提高,您应该能

明白我在说什么,也相信您能理解我的感受。


老人的回复:

....

回国探亲和回到多城后情感的负重,那是有真爱的人对祖国和亲人的真情眷恋,这种“茫然”,为智者所有。

从长远的观点看,你的选择是对的,就像我们同意孩子*定居加国一样:你们都没有能力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尽力,而且还会在没有秩序的游戏中真的苦恼,甚至茫然;中国人口太多了!你们定居国外,也是对未来国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的一点贡献吧;对你们下一代的成长、培养和福祉更是不言而喻的。天下是一定要大同的,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地球已经是一个村落,只是民族的差别,我们不过是位村民罢啦!当然这是老远的事,但我们现在要看到!言必有误,参考可也。




*原文为老人孩子的名字

**本页插图非本人作品,均取材于网络

200925日在写给国内一位令我非常敬重的长者的信中,我提到了自己入籍前的困惑。想把这段保留下来,算是对自己心路历程的一个纪录。相信会有其他的移民朋友有着类似的经历,所以我也决定把这位智慧老人给我的回信附在后面。希望正经历着同样困惑的朋友能像我读到它的时候一样豁然开朗起来,相信这位老人不会因我未得到事先的首肯而怪罪于我... ...


我的困惑:

        去年12月份我回国休假,在国内几个城市待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感受到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变化。回到加拿大之后,一直到现在,我才逐渐恢复到还算正常的心理状态。这期间,尤其是刚回来的时候,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情绪很低落,不愿意与人交往,甚至下班回家有人打电话也不接听。参加协会活动那天跟几个朋友聊起来,人家笑嘻嘻地说"你这正常,别当回事儿,过两天就好了。在这儿待几年回国都得受刺激。我老公前几年回去一趟,再回来有将近一个礼拜不跟我说话."听人家这么说,我感觉好多了,觉得不是我自己有毛病,只是要再耐心地多给自己些时间。

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这些移民会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我跟加拿大的同事也讲了我的经历和感受。我说我觉得中国的发展像是一波一波不断向前推去的浪潮,我自己只是被遗留下来的一粒沙子。我自己家乡的建设让我对过去熟悉的地方变得陌生;甚至有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需要我这个中国人不得不追问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国内畸形的消费让我觉得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跟自己的过去比起来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总之我受到了自己文化的冲击,也像是被自己的文化抛弃了,与此同时我还没有真正地完全融入加拿大的文化。在这种过渡里的感觉其实并不是大家普遍看到的肤浅的‘受刺激’,背后的原因也许应该归到一个根本的问题 "我是谁?"我非常同意我同事的一种说法,他说听起来我正经历着‘身份危机’。这是一种很悲伤的感受,可能也是移民必须要面对的精神代价,离属于自己的文化越来越远。 

         


去年11月份我参加公民入籍考试的时候,真切地感受加拿大的文化在穿透皮肤,也让我兴奋地意识到我开始真正地爱上了这个国家。但我没有意识到,我不知不觉的吸收加拿大文化的时候,这个过程也是无法防备地在与我自己的文化相置换。这当然是不可阻挡的,身处新的文化之中,自然无法亲历另一种文化的发展进程。但是当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又觉得这是一件可怕又无奈的事。不管怎么说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应该跟中国的文化同步成长,可是在中国的成长里却没有我 。。。


明天是我去参加公民入籍宣誓的日子,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伤。在这样复杂的心理感受下,人家还要再多给你个白纸黑字来证明你不再是中国人了。。。 我想,我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移民群体中应该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可能大部分人没有去认真地分析这种心理问题罢了。这种时候我们越加希望能和自己的文化尽量地贴得近一些。


中国为什么不承认双重国籍呢?我们其实经受了心理上的折磨,多么希望在自己的本土来去自如。将来每次回去出入境的时候都要再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是个外国人了?!不过我想也许我只是需要些时间,时间会让我的这种

感受变得麻木,但也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

越来越渴望亲近自己的

本土文化。

Tuesday, January 11, 2011

< previous

next >